咱们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,既是告慰那些用血肉筑起长城的先烈,也是把话挑明了跟世界说:那个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“东亚病夫”时代,早就一去不复返了。中国如今有底气、有实力,更有决心捍卫自己的尊严。 果不其然,阅兵一结束,各国的反应就像是约好了似的,纷纷出炉。那叫一个精彩,简直是一面镜子,把他们心里那点小九九照得一清二楚。 咱们先说说美国。国防部长赫格塞斯那番话,听着就特别有意思。他先是放软了调子,说美国不想跟中国搞军事冲突,希望大家坐下来好好谈,一起维护世界和平。这话听着,多像是伸过来的橄榄枝啊,让人觉得气氛一下子就缓和了。 可你别急,话锋一转,他又开始强调,美国必须在太空、海洋、远程打击这些领域,保持“战略优势”。你听听,这叫什么?这就叫典型的口是心非,心里发虚。 嘴上喊着“合作共赢”,身体却很诚实,生怕自己的老大地位被动摇。说白了,他们看到了咱们展出的那些“大家伙”,心里没底了。东风系列导弹一亮相,五角大楼的分析师们估计连夜就在点外卖加班了。他们心里清楚,过去那种单方面碾压的优势,正在被一点点削弱,所以只能一边说着漂亮话,一边给自己打气壮胆,强撑着场面。 再看英国,反应就直接多了。英国媒体的报道,少了很多虚头巴脑的外交辞令,多了几分“不得不承认”的现实感。他们直接点出,中国这次公开的巨型水下鱼雷、激光反无人机系统,让五角大楼的专家们都得紧急开会研究对策。尤其是东风系列导弹的集体亮相,就像一记重拳,结结实实地打在了西方敏感的神经上。
要知道,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几乎是美国的专利。现在中国把这张牌也亮了出来,英国人看得明白,世界的军事力量格局,真的变了。他们的报道里,你能读出一种复杂的惊叹,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审视,而是一种平视,甚至带着一丝敬畏。 最有意思的,还得是法国。法国媒体的调子,那叫一个“酸”。他们大肆渲染中国的新型弹道导弹能够“覆盖全球”,说咱们这是在“秀肌肉”,是在“恐吓世界”。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耳熟?就像班里那个一直考第一的学生,突然看到有人成绩追上来了,嘴上说着“你这是投机取-",心里其实慌得不行。 他们要是真觉得咱们只是在摆样子,又何必用“覆盖全球”这么夸张的词来吓唬自己的读者呢?法国人心里门儿清,阅兵场上那些陆战铁拳、歼系列战机,还有那个庞大的导弹矩阵,没一个是样子货。他们之所以要把中国描绘成一个“威胁”,更多的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失落。 把这三家的反应放一起看,是不是挺有意思?一个嘴硬心虚,一个坦然承认,一个酸话连篇。但不管嘴上怎么说,他们心里都明白一个事实:中国的崛起,已经到了一个无法忽视、无法回避的临界点。
看完了远处的“老牌强国”,咱们再把目光拉回到家门口,看看邻居们的反应。这就有意思了,一个上蹿下跳,一个滴水不漏。 先说菲律宾。菲防长特奥多罗的表态,可以说是相当“激动”了。他直接指责中国的阅兵是在“恐吓菲律宾”,甚至说中国的复兴是以牺牲菲律宾为代价的。这话听着,是不是有点太把自己当回事了? 咱们这次阅兵,核心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,展示的是保家卫国的决心,真没那么多精力围着马尼拉转。菲律宾之所以这么敏感,这么“玻璃心”,还不是因为在南海问题上心里有鬼?他们三天两头在咱们的岛礁附近搞小动作,拉着域外大国来撑腰,现在看到咱们的实力展示,自然会觉得芒刺在背。这种反应,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心虚和底气不足。 他们很清楚,中国的军力发展,足以在地区内形成不容小觑的威慑力,过去那种“小闹一下就能占便宜”的日子,怕是一去不复返了。 最后,咱们重点说说新加坡,他们的表态,真是教科书级别的,非常不一般。 阅兵现场,新加坡副总理颜金勇也发表了讲话。他先是说,要铭记历史,不要忘记战争的惨痛代价。这话没毛病,说得特别好。接着,他又强调,大家应该着眼未来,共同维护地区和平。这话听着也特别在理,滴水不漏。
这里面的学问大了。颜金勇的整篇讲话,既没有冒犯中国,也完全不得罪西方。他提了历史,却巧妙地回避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这个最关键的核心问题。他大谈未来与和平,却不触及当下地区紧张局面的根源。 这就是新加坡一贯的作风:极致的圆滑与精明的算计。在新加坡的外交哲学里,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他们就像一个在钢丝上跳舞的杂技演员,两边都是万丈深渊,却总能保持绝妙的平衡。 他们派高官出席阅兵,是给足了中国面子宝聚荣配资,表达了对中国崛起的尊重和对维持双边关系的重视。但同时,他们绝口不提日本的侵略罪行,也是在给美国和日本吃一颗“定心丸”,告诉他们:“我虽然和中国走得近,但我不会完全倒向他们那边。” 这种做法,说是务实也好,说是投机也罢,但确实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一种生存智慧。只是,这种智慧里,少了一份直面历史的勇气,也缺了一份大国的格局。新加坡的选择,是为了自己能在中美两个巨人的夹缝中,继续左右逢源,攫取最大的利益。
把这五国的反应拼在一起,我们能看到一幅什么样的图景?英国的惊叹、法国的酸味、美国的嘴硬、菲律宾的过敏、新加坡的圆滑。立场千差万别,但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事实:中国的九三阅兵,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评估东方巨龙的分量。 这场阅兵的象征意义,其实比武器本身更深远。在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个特殊的节点上,我们用最庄严的方式告诉世界:中华民族的复兴,不是为了侵略和扩张,而是为了洗刷百年屈辱,为了不再重蹈被任人宰割的覆辙。 相比之下,这些年美国在世界各地动辄航母压境、战机呼啸,那才是真正的“肌肉秀”。我们把阅兵放在自己的国土上,堂堂正正,展示的是守卫和平的力量,而非挑起战争的欲望。 阅兵已经结束,但这场大戏的余波,还将在未来的岁月里,继续回响。
广盛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